1月11日~12日,在青岛举办的亚欧(ASEM)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亚欧23国共200余名代表围绕“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并促进就业”的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当今时代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选择。”在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亚欧(ASEM)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的贺信中,指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成为影响亚欧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亚欧各国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应对金融危机。
丹麦教育部职教司司长索伦·汉森介绍说,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给丹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从企业中减少了20万个职位,更多的学徒工失去了到企业学习的机会。为此,丹麦政府采取了针对企业的激励机制,给每个接收学徒学习的企业提供了1万欧元奖金,并采取灵活的培训途径,通过增强在学校的培训,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如今,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丹麦学徒工的数量上升了20%,更多年轻人接受了技能培训。
英国教育部商务、创新与技能司官员安德鲁·罗伯特·华生介绍说,金融危机使英国的继续教育和技能的预算缩减了25%,因此,2010年10月,英国公布了政府开支审查报告,叫停“培训获利”项目,重新把资金投向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的学习,同时还大力改革了学分和职业资格框架。目前,英国保证了职业资格反映用工单位不断变化的需要,实习岗位增加到7.5万个。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欧各国纷纷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积累了不少典型经验。
瑞典国家高等职教署署长伊娃比娅·玛格丽特·英荷森介绍说,瑞典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是用人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用人单位要能够影响教学内容,比如开设课程前明确用工需求,参与设计课程;授课过程中,承担学生在工厂实践学习的有关费用,参与修订课程设置,并发挥影响力,如加入课程管理小组等。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作了主题发言。2010年7月,中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为克服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并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迈进,中国将利用政策和立法等手段,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鲁昕介绍,政府鼓励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并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今后10年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制定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这个3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
(2011年01月17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