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报 》:职业院校悄然兴起“拆墙运动”

发布时间:2011-01-17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594

        友嘉机电学院、青年汽车学院、达利女装学院、金都管理学院、新通国际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一连串以企业名称冠名的二级学院让人目不暇接。

        中部地区一所职业学院院长问:这是为企业建立的各类培训机构吗?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叶鉴铭回答:“不是”。这些企校合作新平台的建设缘于一场“拆墙运动”,即把职业院校教学楼的间隔墙“推倒”,把企业引进校园,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的硕果。

        职业院校“拆墙运动”源于浙江温州,随后杭州、宁波等地的职业院校纷纷借鉴。

    教学楼变成企业生产车间或事业部

    2006年,丁金昌从温州大学副校长调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岗位后发现,高职教育有点像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教育形态仍然以教室为主。若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高职院校不但对本科院校难以望其项背,而且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将被中职生所代替。

    “教室里培养不出实际技能。”丁金昌在学院作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策——敲毁教学楼各个教室之间的隔断墙,引进企业生产车间与事业部,打造一种基地生产型实训模式。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王向红说,此举给习惯于一支粉笔、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师带来了危机感;给每天排排座、上大课的学生营造了一种紧迫感。

    丁金昌认为,国内学术界所推崇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把学生大部分的实训时间推到了企业。目前,中国法律、制度与机制建设,以及企业生产发展水平都不及德国,职业院校必须开拓企校合作的新模式,即在校期间必须培养好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综合素质,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在该校印刷车间,几名机电专业的学生正在查找机械故障。从企业来的实训指导老师说,学生到印刷厂顶岗实习,只能看到印刷出来的产品,难以接触到印刷机故障排除等领域。日本三菱集团就把先进的设备放在该院事业部,每天任由学生们捣腾。

    继浙江爵帅服装有限公司在该院建立职业装设计中心、童装研发中心之后,温州市政府、市服装行业协会又在该院投资400多万元建立全市服装产业综合研发平台。负责该平台建设和运作的张建兴教授说,除了为全市服装企业提供生产、技术、管理与设计外,整个生产流程都全方位地向全院师生开放。

    以此为样板,这所职业学院从2006年至今,把8幢教学楼中的5幢改为生产实训大楼,重点建设了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现代商务等10大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126个实训车间与事业部。就连房地产营销、传媒等文科专业,都建有企业参与的楼盘沙盘、策划营销中心,前期拍摄、后期编辑制作等6个实训中心。

    他们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通过技能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与自信。比如,喜欢设计的学生就朝设计师方向培养,爱好搞工艺的学生就以打板师为目标,不培养一般性的技能操作员。在学院实训中心液晶电视上,每天滚动播放着服装专业学生的实训产品。不少服装专业毕业生第一年月薪达到五六千元,第二年月收入则突破万元。丁金昌说,“这就是产业文化进入教育,工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课堂带来的直接效应。”

    企业老总担任副班主任

    宁波江东宝冠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一楼为维修车间,二楼大厅便是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汽车技术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教室。以往企校合作主要靠与企业老总套近乎、拉关系来维系,现在相关专业的教室设在企业,企业负责人担任副班主任,除指导学生实训外,还承担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该校校长张国方说:“这是‘拆墙运动’的另一种创新,把职业院校的一部分专业教学任务拿到企业现场进行,一边上课,一边操作。”

    该校2008级汽车技术与市场营销一班学生李兵、李智手上长满了老茧,指甲缝中也布满了黑色油迹。卢佳佳、李明财两位师傅手把手地指导他俩:汽车发动机不启动,一是查看转速传感器有没有问题,二是电路畅通与否,三是油路供应怎么样。

    以前,在学校实训实验室接触的是一些老掉牙的汽车教具,比市场主流车型落后5~10年。李兵表示,现在汽车维修公司上课与实践,上至奔驰、宝马,下到普通桑塔纳,各种各样的车型与故障都能碰到,完全是紧跟汽车市场步伐,学以致用。

    陈冠雄曾是一名汽车维修工,后来自主创业成为企业老总。他说,职业院校学生掌握技能的诀窍离不开勤快与悟性。以汽车维修为例,从拆装轮胎到保养发动机,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练就拿手绝活儿。

    李智同学表示,校方实施的“螺旋式”实训模式对职业技能提高十分有帮助。他们第一年到企业开展认知型实训,即认识并适应企业工艺流程与制度文化,企业老总担任副班主任,学生进入准职业人的角色;第二年便是实践型实训,同学们被拉到企业生产车间真刀实枪地干,而不是在学校实训车间排除一些人为设置的故障;第三年正式进入企业当“工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开展工作。

    “学生不同于机械,其实践技能提高不可一蹴而就。”张国方说,职业院校学生全方位融入企业需要有一个适应期与过渡期,企业老总担任副班主任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大批职业导师,引领他们成长、成才。

    按国际化的视野与标准打造技能人才

    “企业十分反感职业院校一提合作就是要设备、推销学生。”足彩胜负14场执行院长苏志刚经常问全院教职员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凭什么与你合作,把资金、设备与人员都交给校方打理;二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质量怎么才能与众不同,成为企业的首选。

    宁波市企业一年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10亿元,教育行政部门专项经费每年投入5000万元,企校合作的“蛋糕”这么大,关键是职业院校有没有对接服务能力,能不能高起点规划,用市场最前沿的需求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

    前不久,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召集该市发改委、人事、劳动与高职院校负责人开会时指出,一些专业设置雷同,没有特别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10年前把简单的生产流水线引进校园是一种创举,现在中西部职业院校都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这个目标。接下来,东部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怎么引领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值得思考与探索。

    苏志刚说,学院不破不立,把“拆墙运动”的效应引向校外创业街、创业园与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学院与宁波五星级的南苑饭店合作培养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全部用英语教学;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开办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与北仑区政府共建人才资源开发基地;与余姚市政府共建模具、电子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按国际化的人才标准与跨国企业的要求打造高技能人才。

    “这样就不需要再看老总脸色行事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梅珍说,浙江高职院校毕业生有90%在省内就业,本科院校毕业生省内就业率只有60%,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水平事关浙江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一些企业经历了50万元年薪找不到好的设计师、工程师的坎坷后,纷纷把人才培养的目光向内看。

    企业对职业院校越来越认同,高技能人才就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顶梁柱。王梅珍说,职业院校在用好、用活国家与地方政府保障企校合作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的同时,要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企业营造一种“企校合作”共荣、共赢的新格局。

(2011年01月17日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