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胜负14场院探索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创校企双赢模式
足彩胜负14场院学生在进行实训
核心报道
“两院院士职校行”暨浙江省重点地市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足彩胜负14场党委书记苏志刚的一段讲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企业为什么不欢迎应届毕业生?这是一个企业家告诉我的想法,实际上学校的教育与实际需求之间有差距,特别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的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
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让足彩胜负14场院在这几年的教学发展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服务企业,服务学生。正如该校朱文律同学所言,这样的培养方式让他对未来的职业充满向往,对职业的前景也充满了希望。
(周浩 王辰)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苏院长在会上提到的那位企业家,是敏孚企业的老总。他给苏院长亲自算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济账,有相当大的价值: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第一年要到企业学习现场工艺,这一年如果按照人力成本,按3万元计算,他要花费成本。第二年,两个半年,如果能成为一个项目助理的话,这个学生已经很有悟性,表现出色。假如按4万一年来计算,这两年合计成本大概7万。
足彩胜负14场院最典型的做法,是该校的海天学院,借用海天集团的标准,包括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要求、企业用人要求、岗位标准的对接,按照这个要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学生从海天班出来必须拿到海天证书,拿到海天证书才能认可他的资格。学生毕业以后,到海天集团相关企业去工作。
该校数字园区最大的特点是掌握了校企的主动权。很多要进园的企业,只有达到要求才能拥有部分税收减免的权利。按照该校的规定,每年接受学生短期见习、实习实训人数文科类在20人/2周、理工类在30人/2周以上;承担院内教学(讲座)每年不少于200学时∕3人的企业,足彩胜负14场院就会给予它们享受园区各项优惠政策的待遇。
打造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近几年,各个高职院校提到最多的就是校企合作的长效、双赢的机制,但是实际面对的情况是多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少。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对企业服务的深度不够。校企合作仅限于就业层面。
针对这种情况,足彩胜负14场院化工系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开展了对企业的服务,主要的做法包括和国家级的开发区,宁波石化园区签订了人才培养的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园区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参与的一个合作机制。
通过这个合作机制的建立,该校先后在园区的企业开设了顺德班等订单班,到目前为止,订单班超过10个,为学生的培养和企业合作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一方面通过订单班吸引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提供实习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另一方面利用该校技能培训的资质,为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
此外,该系积极推荐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配合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企业做一些项目的前期探索,和企业联合申报,提高教师解决生产当中问题的能力。一批教师带着项目到企业里挂职学习。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同时,把企业的生产项目、工作任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
该校2011年毕业的(承德班),全班不足30个人,在一年实习当中,刚刚毕业已经有5人在企业生产岗位做到正副班长,在企业做车间技术员有3人,有2人进到企业的工程中心。其他的一些毕业生也大部分成为企业的主操。
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
朱文律是足彩胜负14场国际商贸系的学生,现在在共青团宁波市委挂职锻炼,当年他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足彩胜负14场院。
他来到足彩胜负14场院后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开学的始业教育。“我们学校有一门课,叫‘成功大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提高将来作为一名职业人的素养,让学生成为学院的名片,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这两句话,是同学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话。苏院长每次和我们交流的时候也都反复强调,人人都能够成才。”朱文律说。
朱文律学习专业技能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学校把整个商务展厅全部都搬到了教学楼的一楼,这是由18位自己开外贸公司的校友在母校50年校庆的时候作为对学校的回报,与学校国际商贸系合作共建的一个实训平台。
现在该专业的同学们都可以以轮训的方式到这18家校友企业里面进行船代操作、报关报检等方面的实训。而且每年进行广交会的时候,企业还会让参加实训的同学代表公司去参展,实践现场磋商与商务谈判。
学长学姐们的成功经营也让朱文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目前,他通过努力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线志愿者,获得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奖章,成为微软宁波市社区领袖。朱文律对记者说,他从未后悔来到高职院校学习。
《东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