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宁波市2025高校服务产业发展大会暨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组织成员单位深度参与,以教育赋能、科技转化、人才引育签约为抓手,深化科技副总派驻、产业教授选聘等工作,推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向产业动能转化。
作为服务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联合体牵头方宁波经开区(北仑区)、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海天塑机集团签署“智汇港城 匠造未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战略深化协议,巩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学校创新”协同机制。现场,宁波职业技术大学龚恒博士团队与企业对接落地产业服务平台及技术攻关项目;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成员院校作技术赋能产业专题交流,诠释 “企业出题、校企解题、市场转化” 创新逻辑。
据了解,自2023年成立以来,联合体以“产业教授 + 科技副总”双轮驱动锻造人才链。目前,已遴选17家龙头企业作为 “双师型” 教师培养基地,选聘55名企业人才任“产业教授”,开展技术讲座逾百场;向企业选派19名“科技副总”,近两年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10余项,参与制定模具行业标准3项;推行“校企双聘”机制,以高校编制吸引企业高层次人才共享。
在科研创新领域,联合体构建“需求清单 - 技术攻关 - 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整合108家单位资源,组建18个校企联合研究机构,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宁波市A类重点实验室3个等,培育首台(套)装备4项。实施 “百名博士进百企” 行动,修订攻关项目细则,2024年助力开发区引进大学生6.3万人,开展技能培训3.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8万名。
“此次大会既是高校与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也是联合体践行融合发展的关键实践场,更是其紧扣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产教融合破解产业升级人才技术瓶颈的具体体现。”联合体秘书长、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向鹏表示,未来,联合体将深化“四个合作”机制,推进“五金” 建设,为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技术保障,贡献产教融合“宁波智慧”与“宁波方案”。强国号
作者 张日益 陈文明 刘玲燕
新闻链接:
《学习强国》:2025年9月28日